■提升改造后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更寬敞。
廈門網訊(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李曉輝 通訊員 翁冰冰 陳繼武)海滄區以文明創建為契機,最近又以“繡花”的手法提升了兩條道路。記者昨天從海滄區了解到,兩條“名片式”道路的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完成提升改造,行人與非機動車分流,市民出行更便捷安全。
“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是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記者昨日在海裕路路口至濱湖路口看到,濱湖北路人行道煥然一新?!耙郧霸谶@里散步,會擔心前后來往的自行車或電動車,現在有兩條道,更寬敞了,騎行或步行都很舒服?!本用窳中〗阏f。
記者從海滄城建市政公司了解到,該道路按精品示范道路標準進行提升改造。此次濱湖北路人行道及自行車道提升改造工程對原有人行道進行優化,一方面,將原老舊、易損壞的石材人行道和聚氨酯材質的自行車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重新鋪設,讓道路“改頭換面”,顏值更亮麗而且更耐用;另一方面,將原2.5米的道路擴寬,硬化側邊綠化退線,增加通行空間。改造后的濱湖北路,海裕路-劉山中路段拓寬了1.2米,劉山中路-濱湖路段拓寬了2.2米。目前,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
除了濱湖北路,近期興港路的人行道也完成了提升。據介紹,興港路是海滄區南北向重要道路,兩側寫字樓、小區居民樓林立,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是海滄半程馬拉松賽道。該道路為二級公路兼城市主干道,原道路建設的人行道(含盲道設施)為彩色方磚,建設標準較低,厚度較薄,由于建成時間較久,人、車來往頻率較高,對人行道磚的損耗率也較大。提升改造后的興港路,起于馬青路、終于建港路,途經鐘林路、濱湖北路、濱湖路、角嵩路等,路線總長4.7公里,原有人行道彩磚改造為大塊透水磚,并增設透水混凝土面的非機動車道,慢行系統得到進一步完善。
責任編輯: 張曉玉,衷文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