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bject id="0ypbp"></object>
      <pre id="0ypbp"><label id="0ypbp"></label></pre>
      <td id="0ypbp"><ruby id="0ypbp"></ruby></td>

      <object id="0ypbp"><s id="0ypbp"><menu id="0ypbp"></menu></s></object>
      <td id="0ypbp"></td>
      本世紀僅四次 閏二月今日到來二月習俗再來一遍
      2023-03-22 08:33 來源:廈門日報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孟慶昊)農歷癸卯兔年的二月剛結束,翻開日歷,又一個二月開始了。只不過,這個二月帶個“閏”字,是閏二月。廈門的閏二月是否有特定習俗?今天是閏二月初一,本報聯系民俗專家,為您解讀。

        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民俗專家盧志明介紹,古人通行兩種歷法:陰歷和陽歷,陽歷年和陰歷年相差11天左右。古人采取每19年增設7個閏月來補齊差距。二十一世紀共有4次閏二月。分別發生在2004年(甲申年)、2023年(癸卯年)、2042年(壬戌年)和2099年(己未年)。

        閏二月有何特殊習俗?盧志明回憶,2009年,即農歷己丑年(牛年)出現閏五月時,大家就過了兩次端午節、吃了兩次粽子。同樣,閏二月的習俗,也是照著農歷二月的來。比如,“二月二,龍抬頭”這天,人們有剪頭發的習俗,那么,閏二月初二,大家的頭發就得剪第二次了。此外,敬土地公、祭拜神農等儀式也會更受重視。

        廈門市民俗學會秘書長李志勇介紹說,由于閏二月比較少見,早年間,城隍廟還會請城隍爺夜巡逐疫,以此庇佑地區百姓,幫助他們驅逐不吉祥的東西。

        在福建部分地區,還有父母或兄弟請出嫁的女兒或姐妹回家吃“閏月飯”的習俗。在臺灣,每逢閏月,則有嫁出去的女兒需要買豬腳和面線給娘家母親的傳統習俗。古時候,人們認為“父母逢閏年而減壽”,而豬腳面線象征著吉祥、長壽、平安。

        此外,農歷癸卯兔年有兩個立春,被稱為“雙春年”。民間流傳著“雙春閏二月,春寒逢秋旱”的俗語,對此,盧志明表示,這一說法并不科學。古人為順應農時,更好地進行農業生產,總結了一系列農諺、圖鑒等。但隨著技術進步,氣象預測和農業生產已有了更科學的方法。

      展開閱讀全文

      責任編輯: 李奕佳,賴旭華

      国产一级A片免费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