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持續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和管理。(資料圖)記者 俞杰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為進一步優化提升我市停車經營備案服務水平,推進智慧停車信息化建設,強化事中事后監管,3月20日,廈門市建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強化停車場經營備案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停車場經營者向智能化停車信息系統實時傳輸準確停車數據,更好建設“廈門市智慧停車數據開放平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建設局高度重視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和管理,采取多舉措緩解停車難問題。2022年,廈門采用單獨新建、結合建設、既有建筑改造、收儲用地臨時利用、道路施劃等方式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0681個;2023年,廈門將繼續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力爭完成不少于5000個公共停車泊位建設。
同時,廈門市建設局致力于提升智慧停車水平、推廣停車設施錯時共享。去年出臺施行《推廣停車設施錯時共享工作的指導意見》,挖掘盤活停車資源,加強停車場資源統籌運用;建設“廈門市智慧停車數據開放平臺”,應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匯聚全市停車場(泊位)數據,提升停車場智能化水平;推動全市公共停車泊位實時數據匯入平臺,初步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有8000余個錯時共享車位,11萬余個智慧車位實時數據發布。
據悉,今年我市將完善“廈門市智慧停車數據開放平臺”,為市民出行提供智能、便利的應用服務,同時繼續推動停車資源錯時共享,達到社會、經濟效益雙提升。
按照此前廈門市建設局、市發改委印發的《廈門市推動停車設施建設發展實施意見》,到2025年,計劃新增路外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推動建設5處大型P+R換乘停車場,并依托軌道交通站點、大型公建、商業綜合體等,投用15處具有公交換乘、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車等功能的城市交通“微樞紐”。
責任編輯: 李奕佳,賴旭華